发布时间:2016-05-15 | 【 】 |
|
背景
正在建设的港珠澳大桥连接珠海、香港和澳门,是集桥、岛、隧为一体的超级交通集群工程,是国家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京沪高铁之后又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对于加速粤港澳经济一体化,促进港澳持续繁荣,维护一国两制具有重要意义。
港珠澳大桥施工海域穿越了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是国内中华白海豚出现最密集的海域。中华白海豚属于鲸类的海豚科,素有“海上大熊猫”之称,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物国际贸易公约的珍稀动物。由于气候变化且繁殖率极低,每三年才生一胎,有濒临灭种的危险。
履责行动
中国交建承接了港珠澳大桥的主体工程建设,既要对国家负责,保证工程质量,又要对这些“海洋精灵”负责,保护当地生态,保证白海豚的生存和繁衍环境不受施工干扰和破坏。
于是,中国交建的建设者们针对保护白海豚,进行了紧锣密鼓的筹划,反复修改施工方案,还成立了中华白海豚保护专门领导小组。
白海豚对噪音很敏感,每年春、夏季是交配和产子的高峰季节,噪音会对成年海豚交配产生干扰。因此,中交建设者们在制定施工方案时严格进行了设备比选,采用300hz以下的低频声源的船机、桩锤设备,并有针对性地制作白海豚专用的水下声纳驱逐器,施工前将白海豚小心翼翼地驱赶到500米以外水域。同时,各船舶均安排专职白海豚观察员监视施工区、施工船周围白海豚活动情况,鉴于噪音声源的复杂性,确定监视半径不小于500米,监视区域连续监视时间不少于5分钟,确保白海豚的正常生活不被打扰。
白海豚对水质的要求也很高,垃圾排放,泥沙入海都会对水质产生严重影响,让白海豚患上皮肤病。海上施工生活垃圾、建筑废料、船舶油污水统一交由专业环保服务公司回收岸上处理。
中交建设者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多措并举,尽可能减少施工对中华白海豚生存环境的影响。中交需要在海上建造两个人工岛,而传统筑岛工艺,需要像精卫填海一样,往海里抛入大量泥沙,这对白海豚可不是好事。于是,建设者们开动脑筋,思考有没有办法取代传统工艺。最后,灵机一动,想出了钢圆筒筑岛的工艺。将若干个高度约16层楼,横截面如半个网球场大小的巨型钢圆筒深插固定在海床上,钢圆筒“肩并肩”环绕成圈,在钢圆筒里填土筑岛。这样一来,既能防止大量泥沙抛到海里污染环境,又能防止泥沙被海水冲走,大大提高了成岛效率。最终,东、西两个人工岛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成岛”的目标。不仅保护了白海豚的生存环境,还让中交在世界首创了钢圆筒快速成岛的工艺,铸就了工程史上的一个奇迹。
除了人工岛,中交需要修建的还有港珠澳大桥最难的部分——海底隧道。这是由33节沉管首尾连接而成,共计5.6公里的海底隧道,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沉管隧道,这是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
沉管的结构设计上,国外咨询公司建议采用成熟的柔性结构方案。而柔性结构需要将沉管放入海底后,在管顶抛填轻质材料,这种抛填将给环境带来污染。此外,柔性沉管需要定期对管顶回淤泥沙进行疏浚,按照港珠澳大桥的120年设计寿命,疏浚量将达8千万至1亿方。于是,他们又开始打破常规,思考另一种可能。最终,“半刚性”结构的概念被想了出来。世界首创的半刚性结构,不仅避免了海底抛填,减少了疏浚量,还解决了因不均匀沉降可能导致的管节错位问题。
沉管的地基处理上,传统工艺需要在海底开挖、换填,加固地基,防止沉降。这种置换土壤的方法依然会对海洋环境带来污染。于是,建设者们创新了挤密砂桩的地基加固方法。用天然材料取代钢管桩,绿色环保;用挤密砂桩的技术避免海底开挖,将对水质的污染降到了最低。这一技术在国内首次大规模采用,填补了国内港工行业的空白。
从一定角度上可以说,白海豚保护催生了技术改进的需求,而技术改进,又进一步推进了中国交建乃至整个行业自主创新,实现了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中国交建还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规范,提高建设者们保护白海豚的意识和技能,如统一制定了施工船舶路线,限定船舶行驶速度,避免同一时间段船舶频繁往来及交叉作业导致的船舶碰撞,以免撞伤白海豚。此外,还组织了白海豚保护知识培训,并定期开展白海豚救助演练。
责任绩效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不仅解决了水质和噪音对白海豚的影响,还额外地给白海豚带来了丰盛的佳肴。建设完成后的人工岛将形成有益的人工鱼礁,小岛周围聚集了大量鱼群,提升了白海豚的食物保障。
根据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监测结果,港珠澳大桥自2011年开工以来,白海豚群体数量稳定,未发现存在大规模波动,也未发生因大桥施工造成白海豚死亡的事件。
白海豚在中交建设者的悉心呵护下,在海底快乐嬉戏、茁壮成长;建设者们,也由于有白海豚的陪伴,给枯燥的海上施工增添了无限的喜悦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