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相机镜头里广州黄埔港航道中来来往往的船只,按下快门,一个历史瞬间就此定格。黄埔港旧照片的背后,述说着广航局建设者们近40年前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建港岁月。
黄埔港旧貌
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我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对外贸易海运量迅猛增长,我国港口规模和能力已经无法满足需求,经常出现压船、压货,港口堵塞现象。1973年2月27日,周恩来总理发出“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号召。国务院随即成立港口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全国港口建设大会战,迅速掀起港口、航道建设的高潮。当年4月1日,经原交通部和广东省批准,在1954年成立的广州区疏浚队(广航局前身)的基础上成立了交通部广州航道局,标志着华南地区航道事业进入大发展阶段。为实现“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目标,国家计划在华南地区的黄埔港和湛江港新建8个深水泊位和相配套的港池、航道。黄埔航道达到2万吨级货轮乘潮进出港口的标准,航道水深8.6米到9米;湛江航道达到5万吨油轮进出港口的标准,航道水深10米,疏浚任务相当艰巨。
1973年7月16日至22日,广航局召开了第一次全局会议——学大庆经验交流会,动员全体员工投身建港大会战,130多人参加会议。时任广航局副局长刘金三传达了周总理关于“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指示,会议总结交流了学大庆的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深入发动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明确任务,团结奋战,为改变港口面貌作出新贡献。
刘金三(左三)在三年大建港期间
召开会议研究工作
“当时我就十几岁,印象比较深的是家里经常有人带着图纸和笔记本来找爷爷,爷爷从来不会认为那是打扰他休息,看到有人来谈工作,就立马精神起来,有时候他们还会借走我的三角尺,在我的书桌上讨论施工图纸,经常一讨论就是一整天。”在刘金三的孙子刘建国眼里,建港大会战时期的爷爷总是浑身充满干劲,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就算偶尔得闲在家,脑子里也想着单位的事,不时翻出图纸看看。
1973年到1978年期间,广航局在全国范围内调入和招收大量技术干部和工人,大量新建和购置的挖泥船投入到港口建设热潮中。其中有一批技术骨干队伍是上世纪50年代从当时的天津航道局和上海航道局调来的,他们从事疏浚施工10多年,又经过湛江港建设的锻炼,能熟练使用各种类型挖泥船进行施工作业。
三年大建港后广州黄埔新港煤码头一角
黄埔新港码头后方港区吹填任务从1974年第四季度开始,分为四个区,共需架设排泥管线12公里。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工具简陋,一时又找不到足够的施工人员,只能通过动员内部力量,依靠人拉肩扛,发扬苦干精神来完成。广航局决定仅留少数人在机关值班,其余100多名机关干部职工到工地参加劳动,连续昼夜苦干6天完成管线架设,紧接着进行吹填作业。在第三、四吹填区开工建设时,由于吹填量增加,砂质要求高、取砂距离远,加上水上管线长度不足,有可能影响黄浦新港建设计划,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和副省长亲自动员并带领省直机关干部到工地抢筑围埝,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建设者士气。经过多方艰苦努力,终于抢回了工期,按时完成吹填任务,为黄浦新港投产创造了条件。作为在工地参加劳动的干部之一,刘金三也拿到了当时发放的纪念品——刻着“建港纪念”字样、印有“大铁锚”图案的一条蓝色枕巾、一个搪瓷口盅。“这两样东西他一直没舍得用,几次搬家都一直带在身旁。”刘建国说。
1974年广航道局炸礁工作队在青岛港六号码头作业
除了在华南地区建港,广航局还参与了北方港口的建设。1973年10月,交通部下达青岛港六号码头炸礁任务,由广航局承担,这是广航局成立后第一次北上承担建港任务。81人组成的炸礁工程队立下誓言:宁愿汗水漂起船,绝不让建港的列车在炸礁这一站晚点!由于一时不能适应北方零下八、九摄氏度的寒冷气候,队员生病率高达60%,有的队员高烧39摄氏度。但他们硬是靠着一股勇气和高度的责任感闯过了气候关和生活关。
炸礁工程施工中,广航局炸礁工作队实行大班组作业,打破工种限制,一班人顶两个班,工作效率成倍提高,一举夺回了失去的工期,最终提前两个多月完成爆破施工作业。随后,炸礁工作队转战大连港鲇鱼湾炸礁工程和浙江宁波港炸礁工程,在全国建港会战中作出了重要贡献,被交通部誉为“一支年轻的有战斗力的队伍”。1977年,炸礁工程队荣
获“全国工业学大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976年刘建国与爷爷刘金三、奶奶合影
“爷爷退休之后,总愿和我们聊他过去的事情。参加抗日战争、在湖南打土匪、参加建港大会战……作为一名共产党人,他的一生都在战斗。”刘建国说。
建港大会战中,广航局全体职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艰苦创业、斗志昂扬,为祖国航道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添砖加瓦,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凯歌。